
发布日期:2025-07-05 23:18 点击次数:194
丁全良先生家传的虎尾缠扭鞭杆趟子棍,汲取了刀枪棍之精华,动作刁钻古怪,简单灵活,并充分利用了人体旋拧扭转之势、力达鞭杆,体合力整 、人棍合一,有猛虎捕食之势!有一棍在手刀枪紧随即戳挑如枪跑,劈棍如刀行 之说。
比棍短而灵活比鞭杆长而有力,以二十多个单式子即散动作相互连接组合进行练习,即由2,3或十多个散动作组合成整体式子即小段,为了长期记忆方便也可连接成趟子即套路进行练习,也叫趟子鞭杆或趟子棍即鞭杆趟子棍。
持棍方式有三种:
阴阳三七把,三七双阴把与五五双阴把,近距离攻击性特强。
属西北独具风格的回族棍术!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、双手阴把:
两手握把,两手心向下。
虎口相对,两手互为支力点在鞭身上滑行,来改变梢与把技击的方向。(图1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2、双手托把:
两手托把,梢前把后,两手心向上,虎口向前。
一手扣鞭把,置于胸前。
一手扣紧把位三附近,梢高把低。两手互为支力点,变换梢把技击的方向。(图 2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3、双手抱把:
两手抱把,梢上把下,两手心与胸相对。
虎口向上。一手扣把位一,贴靠于腹部丹田处。
一手松扣把位三附近,上下晃动,腕与小臂的摆转来改变鞭身方向。(图 3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4、外扣搬把:
一手握把,一手松扣把,虎口相对,把下梢上,置鞭于身侧。
一手握把顶于腹股沟外侧,一手反扣把位三附近与肩平。
以把为支点,反扣把为力点,前推、侧后搬拉。(图4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5、平搬把:
两手腕上下平相交,两手扣把于胸前,手心向下,两虎口各平向外侧。
一手扣把位一,另一手扣把位二附近。互为支力点,借身体的拧转平抡击前。(图5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6、单手提把:
单手松握把位一。虎口向上,把上梢下,臂前伸,置鞭于身侧前。
松握把,虎口成环形,以鞭身前后晃动击前。(图 6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7、双手提把:
双手相交握提把,把上梢下,两手相靠把位一附近。
两虎口向上,两臂微屈,置把于腹前下,梢着把于身侧后。
双臂向前向上伸提,以腕上翻之力使鞭梢上扬击前。(图 7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8、阴阳交叉把:
两臂上下相交,两臂同时屈肘;上臂平抬,肘低于肩。
下膀小臂贴胸前,双把于侧前,梢平,指正前侧,虎口向前。
下手握把位一,手心向上。上手松扣把位二附近,手心向下。梢前指微高,把低。
可左右上下滚格。(图8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9、搓把:
两手松扣把,两虎口向上,两手心相对方向,两手同时上下滑动,改变扣把、握把位置。(图9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0、双手扣把:
两手松扣把,两虎口相对,一手扣把位一,手心向里,另一手扣把位三附近,手心朝外。
两臂屈肘,鞭竖直于胸前。两手互为支力点,可改变技击方向。(图 10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1、单手扣把:
一手握把位一,置把于身侧后,虎口向前,手心向下,另一手松扣梢位二附近。
手心向下,横平于腹前下,虎口相对,把后高,梢前低。(图11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12、举把:
双手相靠,并顺把举握把位一附近。
两虎口向前,梢前把后,也可梢上把下。任意抡转。(图12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(注:“把”、“顺把”、“滑把”、“脱把”、“换把”等把法可参阅“疯魔棍”把法。)
13、鞭杆把位:
用图将鞭杆分为5个把位,以便对套路动作的分解有较准确的说明。(图13)
图片
打开今日头条查看图片详情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下一篇:没有了